责编:陈凯欣
2025-05-21
"三夏"是全年农业生产的重要节点,涉及夏收、夏种和田间管理。随着小满节气的到来,我国各地迎来农忙高峰,广袤的农田里处处呈现着繁忙的生产景象。
近期,北方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面对不利条件,各地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通过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在抗旱保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耐旱品种助力抗灾减损
在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种植大户麦海伟正忙着播种今年的粮食作物。他选用的是由洛阳市农林科学院选育的耐旱小麦品种。据该院专家吴建强介绍,这种品种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在水分不足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较高的产量稳定性。
科技创新赋能农业生产
在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技人员正在田间忙碌。通过智能墒情监测系统,他们可以实时掌握土壤湿度和气象数据,为精准灌溉提供科学依据。
多地联动抗旱保收
在河南省南阳市,农业专家服务团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抗旱。通过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有效提升了作物的抗逆能力。
从耐旱品种选育到智能监测系统应用,再到节水灌溉技术普及,科技正在为今年的抗旱保收提供全方位支持。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有效缓解了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更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