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陈凯欣
2025-05-08
近日,监管部门正式出台文件,聚焦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提出了优化运营模式、完善考核评价制度等六大领域改革举措,并围绕推动行业发展质量提升提出多项具体要求。这份名为《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文件,旨在引导基金公司及销售机构从规模导向转向收益导向,更好服务投资者需求。
多位行业专家指出,此次发布的改革措施既涵盖了产品设计、投资运作等内部机制的调整优化,也涉及到了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层面的制度完善。例如,在收费模式方面,将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实施与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在考核体系方面,则强化了以投资收益为核心的导向,弱化规模排名相关指标权重。
值得关注的是,《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建立更严格的约束机制:一方面,要求基金公司高管和基金经理必须提高对所管理产品的跟投比例,并延长锁定期;另一方面,针对基金经理的薪酬体系也将与产品中长期业绩表现直接挂钩。这些措施意在形成更强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机构与投资者利益更加紧密绑定。
此外,《行动方案》还就提升行业服务投资者的能力、提高公募基金权益投资的稳定性等提出具体要求,并探索构建符合国情市情的发展新路径。文件明确指出,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推动行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近年来部分基金产品存在业绩波动较大、风格漂移等问题,这与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不足密切相关。针对这一现象,《行动方案》特别强调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指导作用,并将尽快出台相关监管指引。通过建立明确的比较基准设定和评估机制,引导基金管理人严格遵守投资纪律,为投资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