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陈凯欣
2025-05-08
近日,监管部门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该方案围绕优化行业发展格局、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等六方面制定25项改革举措。文件旨在引导基金管理机构从规模扩张转向注重投资回报,推动行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此次发布的改革措施涵盖产品设计、投资运作、市场推广等多个环节的制度优化,并强化了行政监管和自律机制建设。通过建立以投资收益为导向的考核体系等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基金管理人更加注重长期投资价值和投资者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行动方案》特别强调对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实施浮动收费模式。该机制将根据基金实际业绩表现和投资者持有期限设定差异化费率标准。对于投资收益明显低于预设基准的基金产品,管理人将适当降低收取比例,避免"旱涝保收"现象。
在考核体系方面,文件提出建立以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引入业绩基准比较、利润率等关键指标。同时,降低了规模排名和收入利润等指标的考核权重。此外,还要求公司高管和基金经理提高对管理产品的跟投比例,并延长锁定期。
文件还就提升投资者服务能力作出专门部署,提出要稳步扩大权益类基金规模,探索符合国情的行业发展新路径。通过强化监管约束机制,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转折性突破。
业内专家指出,近年来部分主动管理型基金存在风格漂移等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基金管理人对业绩基准重视程度不够。对此,《行动方案》将重点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规范约束作用,并计划出台专门监管指引,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