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陈凯欣
2025-05-04
春日暖阳照耀大地,杨柳轻拂春风。在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黑龙江,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各地的春耕工作正自南向北全面展开。先进的农业技术与机械设备的应用,为这片黑土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在绥化市北林区新华乡的玉米单产提升科技示范园区内,一台播种机正在田间穿梭作业。它不仅播撒着玉米种子,还同步铺设黑色软管,构建起水肥一体化的灌溉系统。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连文介绍道:"这片土地过去每亩平均产量约为2000斤,采用新型种植模式后,预计今年产量将提升40%以上。"
在绥化市北林区新华乡的玉米单产提升科技示范园区,正在进行水肥一体化播种作业。
在地头的一座小型泵房中,技术人员正在调试设备。这套精准灌溉施肥系统通过地下管网将肥料与水分结合,按照预设程序为作物提供养分。"这种模式不仅节水节肥,还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李连文表示。
不远处的另一片田地中,大型农业机械正在进行施肥作业。"我们采用的是缓释肥料,能够持续为作物提供营养。"工作人员介绍说。与此同时,在大豆种植区域,喷洒设备正在均匀地将根瘤菌剂喷施在土壤中。
据技术人员介绍,大豆根瘤菌剂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过去两年间,采用这一技术的农场大豆产量稳步提高。"以前因为喷头堵塞问题,无法大规模应用,现在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一位种植大户表示。
在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内,无人驾驶拖拉机正在进行耢地作业,耢齿匀速转动,将表层土壤轻轻耧碎。远处的智慧农业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田间各监测点的数据: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参数一目了然。
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去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600.3亿斤,创下历史新高,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这得益于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化种植技术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