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陈凯欣
2025-04-25
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现实生活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频频亮相于各类场合。它们不仅登上了春晚舞台表演秧歌,还在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展示了迎宾接待、写诗作画等能力。今年4月,在北京亦庄举办的全球首个"人机半马"比赛中,21公里的赛道见证了20支人形机器人队伍的实力。
这次马拉松比赛是对人形机器人综合适应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指出,与实验室环境不同,这场赛事让机器人在真实场景中展现了其优势和不足。目前来看,要在自主移动、环境感知等方面达到人类水平,人形机器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通过比赛,一些问题逐渐浮现:关节过热导致性能下降、动平衡能力不足、电池续航时间短等。这些问题为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开源证券分析认为,解决这些短板将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进步。
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重要载体,融合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和新材料等多项先进技术。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未来产业投入机制的建立将加速包括具身智能在内的新兴产业发展。
目前,全国多地都在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北京、浙江、广东等省市已出台相关发展规划,超过20个城市明确提出发展具身智能目标,多个地方政府设立了产业投资基金。
去年5月和10月,国家地方共建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相继在上海和北京设立。在深圳,34家机器人企业中已有7家进入摩根士丹利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百强名单。
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已经走出实验室,进入了工业领域。今年3月,东风柳汽宣布将部署20台人形机器人用于汽车生产线装备作业和智能分拣搬运,这标志着人形机器人首次批量进入车厂。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报告,在全球100家涉足人形机器人研发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比高达56%。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发和生产取得了显著进展。
随着技术突破、应用场景拓展以及政策支持,人形机器人"走进寻常百姓家"的目标正逐步成为可能。未来,这一智能科技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与惊喜。